close

從尼泊爾回來後已經接近兩個禮拜了,而我前去的時機也相當奇怪。適合尼泊爾旅遊月份為十月到隔年三月,而大地震促使許多景點倒塌或者關閉,首都加德滿都周遭還是餘震不斷...

 

 Nepal  

會來到尼泊爾是因為一位當地的朋友。從幾年前當他決定回到自己的國家開始我便告訴他總有一天我會去探訪他。選擇在大地震後的時機點去,一半是因為朋友生活陷入黑暗,另一半,是因為我的人生也同樣陷入黑暗。

 

隨著朋友做著所謂 disaster recovery project 而來到首都賑災處,雖然少了最初救援時因當地高溫而使屍體產生的屍臭味,但其餘殘破的景象依舊沒有起色。倒塌的多數為數百年以上的古蹟建築,其餘周圍的住房不是全毀就是半褟。災後重建的工作混和著滿滿的沙塵與雜亂的交通,路上的風光讓我想起在非洲以及其他中亞國度的風光。除了宗教文化的背景不同外,其他的景象幾乎完全雷同,而時不時的限水限電與未完善開發的國度,生活退而求其次變成了生存,沒有了文明的區隔,人,其實都是一樣的。

 

Nepal Cremation  

著名的燒屍廟看起來絲毫沒有受到地震的摧殘,不過在災難發生後的最初幾天卻是日以繼夜,毫不間斷的焚屍。這屬於印度教的五處聖地,尼泊爾是唯一一處擁有建於印度境外的燒屍寺廟。燒屍台則依照傳統分設為皇室、祭司、戰士、商人與平民的不同階級而使用。遺體現今則是多由醫院或家屬直接送來,外人不得進入焚屍台的周遭與設施,所以我只得站在上處觀看一場臨時被我遇上的葬禮。

儀式開始由家屬將遺體抬至焚屍台與河邊,取用聖河為亡者洗腳踏入淨土,接著或是誦唸禱文或是告別,然後抬著遺體繞行焚屍台幾圈後將亡者安放置焚燒的木台上。從進入焚屍台區域開始到安放於木台上的過程之中女性不得參與,解釋說法為女性哭泣的眼淚為讓亡者的靈魂無法安心離去。遺體放置木台上後女性才可加入進行下一個儀式,即家屬輪流取聖河之水餵飲亡者,然後由進行焚燒屍體的執行者再將火焰放置遺體嘴邊象徵以火餵食進而完成淨化靈魂的儀式,同時也開始焚燒遺體。焚燒殆盡後,一切再推進聖河之中。而進行焚屍的聖河兩岸一邊為焚屍象徵死亡,另一岸邊則象徵生命誕生。飄盪在空氣中的灰燼象徵著生命的脆弱與無常,也說明了生死的虛無。

Nepal Burn  

 

一場震災摧毀的不僅是一個國家三十年的經濟,也摧毀了數以萬計的家庭與生計。縱使已經離開這個國度,希望短短為期兩周的勞動能幫助友人與其他人看見生活的希望,同時也從他們誠摯地招待與相處當中讓我也重新定義對生活的價值回到那虛偽的商業社會當中。

Nepal temp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短吻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